须知可字可终身,大地茫茫孰是亲。
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
须知可字可终身,大地茫茫孰是亲。
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
这首诗《吴门三劝(其二)》由清代诗人许传霈所作,通过“须知可字可终身,大地茫茫孰是亲”这两句开篇,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亲情关系的深刻思考。接下来的“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则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如何以感恩之心对待亲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体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道德观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亲情的珍视和尊重,也蕴含了对于人生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深刻反思。通过“可字可终身”这一表述,强调了在人生道路上选择的重要性,以及这种选择应当基于对家庭和社会责任的理解和承担。而“大地茫茫孰是亲”的疑问,则反映了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真正意义上的亲情之难,强调了亲情的宝贵与不可替代性。最后,“能不使他嗟不淑,恩同父母属冰人”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人们能够以同样的深情和责任感对待亲人,如同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传递出一种超越血缘的情感纽带,体现了诗人对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肃肃出郊干,行行涉河甸。
子身被王命,驷马辉云电。
览岳停华阴,观都指秦殿。
思子卫泉流,渭浐一以缅。
平生共肝胆,何云异乡县。
况我离骨肉,子也常眷恋。
忆我连枝树,感子同洲雁。
子行四方志,努力思见面。
鸟鸣知天曙,冰泮知天和。
寒崖变吹律,阳渚发鸣葭。
温风戒旦至,淑气应时加。
申瞩暨昏旦,驰情赴幽遐。
连峰睇初景,木杪眺孤霞。
阴雪被高岑,暄波泻平沙。
辨候气有异,触物理无涯。
抚已寡朋与,怀侣独长嗟。
徒攀春岸条,未采中林华。
情惬赏不遗,心旷迹自赊。
久矣敦夙游,不愧在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