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
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
日落啼鸦随野祭,雨馀荒蔓上颓垣。
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百卉千花了不存,堕溪飞絮看无痕。
家人自作清明节,老子来穿绿暗村。
日落啼鸦随野祭,雨馀荒蔓上颓垣。
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寒食节途经临川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百卉千花了不存”,写出了春天已逝,百花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次句“堕溪飞絮看无痕”,进一步描绘了柳絮飘落水面,踪迹难觅,象征着生命的消逝悄无声息。
接下来,“家人自作清明节”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清明的感慨,家人为亡者扫墓,而诗人自己则置身于“绿暗村”,这里“绿暗”二字寓含了乡村的宁静与荒凉。日落时分,“啼鸦随野祭”增添了哀伤的氛围,雨后“荒蔓上颓垣”更显凄凉,显示出自然与人世的衰败。
尾联“道边醉饱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诗人借酒浇愁,感叹身为官吏却无法改变现实,甚至不如乞丐还有尊严,表达了对仕途失意和人生无奈的深深感慨。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画尘论奇画更奇,不似而似世鲜窥。
槎枒肝肺偶一吐,华光叙衽况补之。
画家上乘师造化,造化之始将谁师?
纵横屈伸无不可,如佛变现穷言思。
盛子宝藏取自怡,梁髯赞叹犹费辞。
冰心雪魄三百载,欲下转语还然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