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
《高阳台》全文
清 / 袁毓卿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细雨催花,嫩寒锁梦,醒来还带馀酲。

倦试单衣,那堪又近清明。

云屏寂寞秋千冷,早啼残、窗外流莺。

怕梁间,燕子归来,蹴损红英。

愔愔天气昏昏过,正枌榆社散,烽火心惊。

赋到江南,谁怜萧瑟兰成。

柳绵不管华生换,尚依然、扑向帘旌。

更消魂,画遍阑干,添倍凄清。

(0)
鉴赏

此词《高阳台》以细腻笔触描绘了春日雨后、花开花落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愁绪。开篇“细雨催花,嫩寒锁梦”,细腻地捕捉了春雨滋润下的花朵与初春的微寒,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醒来还带馀酲”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半醒半梦的状态,仿佛在春雨的洗礼后,心灵也经历了一番洗涤,却仍带着些许慵懒与迷离。

“倦试单衣,那堪又近清明”则进一步点明季节的转换,清明将至,万物复苏,但对于词人而言,却是一种难以承受的伤感。接下来“云屏寂寞秋千冷,早啼残、窗外流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寂寥的画面,云屏遮掩着秋千,流莺的啼声在清晨的空气中回荡,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

“怕梁间,燕子归来,蹴损红英”一句,通过燕子的归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愔愔天气昏昏过,正枌榆社散,烽火心惊”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动荡联系起来,展现了词人在个人愁绪之外,对社会时局的忧虑与不安。

最后,“赋到江南,谁怜萧瑟兰成”一句,借用了兰成(即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才华与情感无人理解的感慨。“柳绵不管华生换,尚依然、扑向帘旌”则以柳絮随风飘舞的形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但即使如此,仍有柳絮执着地扑向帘幕,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更消魂,画遍阑干,添倍凄清”则以画满栏杆的凄清景象收尾,强化了全词的哀愁氛围,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的深沉悲凉。

综上所述,《高阳台》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词人面对春日更迭、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交织时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袁毓卿
朝代:清

字子芳,阳湖人,巡道绩懋女,金士麟室。有《桐阴书屋词》。
猜你喜欢

春闺怨

宿雨开晴晓,轻寒懒酿花。

无如旧时燕,犹恋故人家。

(0)

寄怀云珠五姊

薰风别后又飞霜,一度思量一断肠。

只道相逢秋月白,那堪空对菊花黄。

纵多儿女添新爱,何似茱萸插故乡。

况复高堂思念甚,倚门终日盼归航。

(0)

咏史·其五

老泉潦倒布衣终,方叔台卿感遇同。

却怪季奴署函面,一枝铁槊便称公。

(0)

白莲

雨过暗闻香,凌波试淡妆。

珊珊仙袂冷,鸥梦伴银塘。

(0)

春阴

漠漠盈盈奈尔何,漫天飞絮卷横波。

抵催蝶梦迷芳草,颠倒花魂绾女萝。

纤月未窥愁雾重,珠帘深押怨思多。

尽教明镜留香雨,九十韶华恐易讹。

(0)

出城

最佳风日是新晴,随意梳妆趁晓行。

薄雾濛濛天欲白,流莺声里出春城。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