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霄桂影堕寒溪,赏心正与幽人期。
凭轩一俯吟思发,雕肝镂肺成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
句中之眼落第二,纷纷名字俱人为。
胡不反观自已月,照耀古今无迁移。
有客问我月安在,天上人间总不知。
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
我欲提此吹毛剑,戮尽丛林多口师。
碧霄桂影堕寒溪,赏心正与幽人期。
凭轩一俯吟思发,雕肝镂肺成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
句中之眼落第二,纷纷名字俱人为。
胡不反观自已月,照耀古今无迁移。
有客问我月安在,天上人间总不知。
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
我欲提此吹毛剑,戮尽丛林多口师。
这首宋诗《普慈学官何子固廨舍有溪月轩明复留诗用其韵》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诗中,诗人以月为引,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句“碧霄桂影堕寒溪”描绘了月光如桂花般洒落溪面的清冷景象,暗寓诗人与隐逸之人的共鸣。接着,“凭轩一俯吟思发”写诗人倚窗凝视,灵感涌现,创作出深思熟虑的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强调了自然规律的不变,不论事物如何流动变化,月亮总是从东升西落,暗示人生的起伏也应顺应自然。诗人进一步指出,真正的艺术精华在于“句中之眼”,即诗歌的核心意象,而非表面的名利之争。
“胡不反观自己月,照耀古今无迁移”呼吁人们反思自我,像月亮一样恒久不变,光照古今。然而,“有客问我月安在,天上人间总不知”则揭示了世人在追求外物时往往迷失自我,连月亮的位置都茫然无知。
最后两句“光吞万象竟何有,一语诳人真自欺”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言论,诗人表达出对虚假夸饰的不满,并以“我欲提此吹毛剑,戮尽丛林多口师”表达了对那些误导他人的“口师”的决绝态度,显示了诗人鲜明的立场和独立的人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众香坛昼静,游屐思频来。
心转谈经处,尘空说法台。
葵花凭古碣,竹色上苍苔。
杰阁同禅院,悬河有辨才。
去年九月江城角,尚得临风把一杯。
今岁并无黄菊看,谁家更遣白衣来。
身犹是雁飞难泊,时不如潮去解回。
还有南山会人意,晚舟相对碧崔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