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隐山前古,村经水后贫。
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
西去疑无路,谁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隐山前古,村经水后贫。
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西行时的意外发现和所见景象。首句"西去疑无路"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迷茫,然而"谁知是剡津"则揭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目的地——剡溪,充满了惊喜。接下来的两句"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展现了沿途的风土人情,行人以桕木为生,当地居民则从事掘苓(可能指挖野生植物)的工作,生活简朴而自给自足。
"寺隐山前古"写出了古寺坐落在山前的宁静与历史感,而"村经水后贫"则揭示了村庄地理位置虽偏僻但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最后两句"时时百里外,来此祭田神"表达了对农田和农耕文化的敬意,人们不时长途跋涉,来到这里祭祀田神,祈求丰收。
整体来看,戴表元的《桕坑》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对自然、传统的敬畏之情。
人生开口日几何,一日所得亦已多。
请君为我酌美酒,我当为君歌乐歌。
堂上仙翁紫锦袍,堂中硕人冠嵯峨。
瑶池日迟眩五色,椿树春生交万柯。
借问彩衣行者谁,丁家令绪如丝萝。
兄弟无故父母存,此语未必惭邹轲。
况昔知君在朝列,赞教国胄悬玱珂。
当时权幸悉故旧,青紫可拾不肯阿。
扁舟一去江海远,事寔由己非由他。
他人束缚我掉手,此又一乐信所过。
要当高名日益升,使廉如华分如河。
归掩茅斋坐清杳,松竹交荫花成窠。
丈夫所就类如此,剑绝即与浮云摩。
聊题长歌送君去,出门咥笑临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