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看桃》
《元夕看桃》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元夕一年居一方,接天歌吹来咸阳。

终南山月盛光采,一夕楼上铺新黄。

崇仁坊前百戏陈,杂乐共作秦声尊。

颇欣土俗乐丰岁,巷少服马居无人。

严寒初除信风劲,风里试镫镫不定。

端礼门连长乐楼,万声压市嚣难听。

连宵宾从席屡移,选舞彻夜殊忘疲。

屏风高障碧天色,蜡泪满堆红地衣。

园南独客愁争逐,看花欲来深径宿。

避寒三度著春衫,照梦千枝列华烛。

墙头月色清可怜,桃花一枝影入筵。

江南无此早春景,自爱枕上看花眠。

须臾舞寂将残夜,月向城西鹊巢下。

一阵帘前料峭风,远鸡声里寒桃谢。

乡闾此时谁复留,癯崔瘦蒋成俊游。

横塘半里足箫鼓,镫火直接三元楼。

十年两度清游寡,更有汪伦手堪把。

江馆云迷宛转箫,帝城月照流离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在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和诗人个人的感受。首联写诗人远离家乡,在元夕之夜感受到来自咸阳的热闹歌声和月光,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接着,诗人描述了终南山的月色明亮,崇仁坊前的百戏表演和秦声音乐,以及街巷间人们的欢乐与宁静。

诗人对当地风俗的欣赏和对丰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同时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独自赏花的期待。在舞会中,诗人享受着热闹的宴席,直至深夜,尽管寒风吹过,但美景仍让他流连忘返。在月色下,他看到桃花映照在宴席上,感叹江南早春的美景,更愿在此时此景中入梦。

舞会结束后,诗人独自在园中赏花,穿着春衫,蜡烛照亮了路径。月光照在城西鹊巢,微风中传来鸡鸣,暗示着春天的消逝。诗人感慨时光易逝,周围的人们纷纷离去,只有他和好友汪伦在江馆中度过这清冷的夜晚,听着远处的箫鼓声和灯火直通三元楼。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十年间难得的清游时光,而此刻的景色更是让他怀念起江南的云雾和流离的瓦片。整首诗以元夕赏花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京城元宵节的独特感受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黄制干坐上题墨竹扇

自有清风风不吹,虽无明月月相随。

此君不可无一日,奈有霜寒露冷时。

(0)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其二

深衣缁缘古风标,不用横飞上九皋。

且伴寒泉荐秋菊,水仙王亦是吾曹。

(0)

夜泊荻港二首·其一

落日人家已半扉,隔篱问答语声微。

桑枝亚路蝉争噪,一似南村割稻归。

(0)

上王公明寿四首·其三

稷契伊周后,功名事业谁。

眼惊希世杰,心喜太平时。

不老池边凤,长生印上龟。

旂常书不尽,太庙有宗彝。

(0)

寄焦山圜禅师二首·其一

渺渺城东路,焦仙有旧庐。

尝闻大雄谶,真合懒融居。

贫病飘流际,艰难问讯初。

一庵容听法,吾老合捐书。

(0)

朱德裕以言念君子为韵赋诗见寄次韵答之四首·其四

夺薰以其莸,败素以其紫。

古来辟世士,政复门扫轨。

君看草玄翁,肯迩夸毗子。

芳兰生深林,如此乃士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