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其三》
《感事·其三》全文
宋 / 朱槔   形式: 古风

元规负康济,徒手婴群雄。

兵从历阳来,无地逃奸锋。

谁乎死社稷,千载一卞公。

英风与义气,建立成江东。

(0)
注释
元规:指代某位有担当的领导者。
负:承担。
康济:国家的重任。
徒手:空手。
婴:对抗,面对。
群雄:众多敌人。
兵:军队。
历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
逃奸锋:逃避狡猾敌人的锋芒。
死社稷:为国家牺牲。
千载一:罕见,千百年才有一人。
卞公:历史上的人物,此处指代有英勇事迹的人。
英风:英勇的风格。
义气:正义的气概。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重要区域。
翻译
元规以身担起国家重任,空手面对众多强敌。
军队从历阳而来,无处可避他们严酷的攻击。
谁能在危难中为国捐躯,千年历史中唯有卞公这般人物。
他的英勇和正义精神,奠定了江东的基业。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朱槔的作品,名为《感事(其三)》。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事业的向往与追求。

"元规负康济,徒手婴群雄"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能够承担重任、拯救苍生的人物形象的赞美。"元规"指的是古代的法则或制度,而"负康济"则是指背负着安抚天下的重任。"徒手婴群雄"意味着即便手无寸铁,也能怀抱众多英雄。

"兵从历阳来, 无地逃奸锋" 这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迫与危险。"兵从历阳来"表明战事紧急,敌军如同来自历山之阳;"无地逃奸锋"则意味着在这样的形势下,无论何处都无法躲避敌人的锐利武器。

"谁乎死社稷,千载一卞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尊崇。"谁乎死社稷"是指为国捐躯的英烈,"社稷"在古代中国代表着国家的根本;"千载一卞公"则是在赞美那些即便过去了上千年仍然被人们铭记的大义之人。

最后两句"英风与义气,建立成江东",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事业和高尚情操的向往。"英风"指的是英雄的事迹和精神,而"义气"则是指正直无私、坚守道义的情操;"建立成江东"意味着在长江以东地区树立起这些崇高品质的典范。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对正义事业的追求,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对古代英烈的赞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民族复兴和社会正义的渴望。

作者介绍

朱槔
朝代:宋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

独上高楼怅晓风。无端愁思碧云封。

春归那忍芳菲尽,怕见成阴绿色浓。

情索寞,意倥偬,梦回香阁雨声中。

知情燕子怜人寂,时向帘前诉落红。

(0)

点绛唇

雨过晴窗,参差花影和帘捲。袖罗寒浅。

独立闲庭晚。新雁横空,天写秋云怨。斜阳岸。

乱愁千点。落叶西风满。

(0)

大江东去.前题

忧深如病,万千愁、欲说伤心还歇。

是岁三春挨过了,怎使重挨夏月。

将近初秋,归鞭未整,酷日同心热。

啼痕新旧,积来犹胜鹃血。

千里有限关河,无穷荆棘,鱼雁难飞越。

异日相逢须记取,今后再休轻别。

魂梦堪怜,朝朝暮暮,不解辞登涉。

他时归去,定教真个欢悦。

(0)

阮郎归

钱塘门外是西湖。峰峦天下无。断桥一望水平铺。

楼台入画图。歌金缕,醉提壶。花鸟破功夫。

兰桡日日泛清波,载归明月多。

(0)

清平乐

帘钩双控。时有熏风送。恼杀禽声宛转弄。

惊破午窗残梦。分明薄幸回家。醒来依旧天涯。

且莫轻抛珊枕,再从梦里寻他。

(0)

河满子第一体.题美人图

罗扇半遮粉颊,宝钗长坠香肩。

十二阑干凭曲处,敛眉此际堪怜。

却爱绿窗睡重,羡他红袜生妍。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