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凌髭放》
《寄凌髭放》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

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

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

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江边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局的忧虑。

首联“雨霁留君住,江深放棹归”,描绘了雨后天晴,江水深邃,诗人邀请友人暂时停留,然后划船归家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氛围。

颔联“碧云虚野寺,春雾重征衣”,通过“碧云”、“野寺”、“春雾”等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颈联“道在经行迹,时危畏钓矶”,表达了诗人对道义的坚守和对时局的担忧。这里的“道”既指道德准则,也暗含着对人生道路的思考,“时危”则反映了诗人对动荡时代的忧虑,“畏钓矶”则可能是对复杂世事的谨慎态度。

尾联“衡门来剥喙,营虑及秋微”,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衡门”象征简朴的生活,“剥喙”则可能比喻对名利的淡泊,“营虑及秋微”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时局的独特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坚守的执着。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福安书事·其七

去年赈济仰官储,今岁官储半粒无。

捕得海鲜将换米,可怜孤溆遇强徒。

(0)

紫薇精舍为陆孟昭赋其父别号怡晚·其二

行春桥畔石湖边,精舍阴阴近墓田。

花发紫薇思往事,气腾白虎卧新阡。

青枫月冷归辽鹤,绿树烟深怨蜀鹃。

怡晚仙人飞佩远,倚阑无语泪潸然。

(0)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其三

前宋衣冠迹己陈,芳洲胜槩属何人。

贤孙今绍箕裘业,云路还从此问津。

(0)

为秋江题姚公绶竹

本是飞仙号懒仙,研池日日起风烟。

何人为惜清秋景,留伴山房看雨眠。

(0)

厅事前一木屏墁圬洁白可爱因作松石图戏为绝句

云根露节映山青,十载春风紫禁庭。

却笑岁寒心事在,又随诗笔落临汀。

(0)

白头公手卷为沈材美题

堂上白头亲,花间白头鸟。

故色故人情,双成与春老。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