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
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
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
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
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
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
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露色已成霜,梧楸欲半黄”描绘了露水凝结成霜,梧桐和楸树的叶子即将变黄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寒冷与万物凋零的氛围。颔联“燕去櫩恒静,莲寒池不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萧瑟,燕子离去后屋檐显得更加寂静,荷花枯萎,池塘失去了往日的香气。颈联“夕乌飞向月,馀蚊聚逐光”则通过乌鸦归巢与蚊虫聚集的场景,展现了夜晚的来临,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消逝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尾联“旅情恒自苦,秋夜渐应长”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漫长秋夜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凄清而深邃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前日西行别翰林,为我开尊饮之酒。
高冠满坐皆贤豪,谈笑喧呼时各有。
自惭流落疏游陪,十载江湖成浪走。
主人名重闻四夷,典册高文推大手。
发挥六艺无遗精,考黜百家如拉朽。
顾我昏冥闻道晚,代谢春秋四十九。
当年击节效金注,此日强颜同木偶。
事功未省成尺寸,廪禄惟思校升斗。
会须归去老东陂,鼓腹含饴逐尧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