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弃人世,远山自幽独。
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
秋蜩鸣北林,暮鸟穿我屋。
栖迟乐遵渚,恬旷寡所欲。
开卦推盈虚,散帙攻节目。
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
不学东周儒,俟时劳伐辐。
浪迹弃人世,远山自幽独。
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
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
秋蜩鸣北林,暮鸟穿我屋。
栖迟乐遵渚,恬旷寡所欲。
开卦推盈虚,散帙攻节目。
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
不学东周儒,俟时劳伐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浪迹弃人世,远山自幽独"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放弃和对远离喧嚣的山林的向往。"始傍巢由踪,吾其获心曲"则是说诗人在探索自然之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和快乐。
接下来的"荒庭何所有,老树半空腹"描绘了一种荒凉而又自然的景象,其中"老树半空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时间对自然界的侵蚀。"秋蜩鸣北林,暮鸟穿我屋"则是通过虫鸣和鸟飞来强化诗中的季节感和隐逸氛围。
"栖迟乐遵渚,恬旷寡所欲"表达了诗人在山林中安居乐业的心境,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薄。"开卦推盈虚,散帙攻节目"可能是指通过学习《易经》来理解宇宙自然之道,并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身养性。
最后,"养闲度人事,达命知止足"表明了诗人通过隐逸来超脱世俗纷争,以达到心灵的平和。"不学东周儒,俟时劳伐辐"则是说诗人并没有追随传统的儒家学派,而是在等待着适合自己行动的时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碧树无情莫乱投,绿杨烟里弄轻柔。
仙虫本是清高品,拈取柳梢最上头。
三眠并作华胥梦,不知消夏岂知秋。
一枝可借相于足,与世无争又何求。
纳凉醉客冷然善,与尔同酣午睡幽。
寄语文人休用志,画中承掇枉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