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
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
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
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
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
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
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
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
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
这首诗描绘了盛大的场面,通过对开元皇帝东封图的观赏,展现了帝王的威仪和壮丽景象。"俨若翠华举,登封图乍开"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图中的主体内容,展示了一场宏伟的仪式。"冕旒明主立,冠剑侍臣陪"则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威严的形象及其身边侍从的服饰和武器。
接下来的两句"迹类飞仙去,光同拜日来"通过对比,将皇帝的尊贵与神仙相提并论,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如同太阳般的崇高地位。随后的"粉痕疑检玉,黛色讶生苔"则是对图中细节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细腻感受,也反映出当时工艺水平之高。
"挂壁云将起,陵风仗若回"这两句诗,通过对云和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增添了图中景象的层次与深度。最后,"何年复东幸,鲁叟望悠哉"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盛事再现的期盼,以及对过去繁华时刻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反映出唐代人文精神的一种展现,通过对皇权的颂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与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