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江东倦行役,还家登堂草盈尺。
花枝三树四树红,头发一丝半丝白。
囊中犹自有残钱,尽买杨梅饱食眠。
门外幸无骑马客,清香细雨佛灯前。
游子江东倦行役,还家登堂草盈尺。
花枝三树四树红,头发一丝半丝白。
囊中犹自有残钱,尽买杨梅饱食眠。
门外幸无骑马客,清香细雨佛灯前。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还家作》描绘了一位远行归来的游子在家中温馨的场景。首句“游子江东倦行役”,表达了游子在外奔波劳顿,对家乡的思念和疲惫。接着,“还家登堂草盈尺”写回家后看到杂草丛生,暗示了离家日久,庭院荒芜。
“花枝三树四树红,头发一丝半丝白”运用对比,以鲜艳的花枝与斑白的发丝形成鲜明对照,形象地刻画出岁月流逝和个人沧桑的变化。游子虽然囊中仍有少许钱财,但他选择“尽买杨梅饱食眠”,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悠闲时光的享受。
最后两句“门外幸无骑马客,清香细雨佛灯前”,描绘了宁静的傍晚,门外没有打扰,只有清新的香气伴随细雨,他在佛灯前静享这份难得的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生动,展现了游子归家后的恬淡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