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醉梅山弟家·其二》
《元夕醉梅山弟家·其二》全文
宋 / 陈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吾大患为吾身,假合将来认作真。

乌兔有谁相与老,燕莺于我已非春。

再生未死客中客,万事无闻人外人。

独有梅花尚知己,不妨一醉且同尘。

(0)
翻译
我的大患源自自身,虚假的结合被误认为真实。
乌兔无人共享衰老,对于我来说,燕莺不再代表青春。
重生后我还是异乡人,世间事我如同局外人。
只有梅花能理解我,何妨一醉共沉沦。
注释
为吾:对我而言。
大患:最大的忧虑。
假合:虚假的结合。
认作真:被误认为真实。
乌兔:乌鸦和兔子,比喻时光流逝。
燕莺:燕子和黄莺,象征春天。
非春:不再代表春天。
再生:重生。
未死:仍然活着。
客中客:异乡人。
万事:世间万物。
人外人:局外人。
尚知己:还能理解我。
一醉:一醉方休。
同尘:共沉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元夕醉梅山弟家(其二)》。诗中,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为吾大患为吾身”,揭示了诗人认为自身的困扰远大于外界的忧虑,暗示了对生命的深深反思。次句“假合将来认作真”则指出世间万物皆为短暂幻象,唯有认清虚实,才能避免执着。

“乌兔有谁相与老,燕莺于我已非春”通过乌兔、燕莺的变化,象征时光流逝和个人青春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接下来,“再生未死客中客,万事无闻人外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与世隔绝,对世间人事的冷漠态度。

最后两句“独有梅花尚知己,不妨一醉且同尘”中,诗人将梅花视为知己,借酒浇愁,选择与尘世同流,展现了诗人孤独又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诗人的哲思。

作者介绍
陈著

陈著
朝代:宋   字:谦之   号:本堂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猜你喜欢

凤山八景

一泓澄澈隐沙洲,月色泠泠泛碧流。

光浸潭空星斗阔,寒筛夜气荻芦秋。

步溪应有怀三笑,垂钓讼看落半钩。

可是若耶清迥处,诗人添得思悠悠。

(0)

黑水沟

由来黑水出梁州,大海无端划此沟。

可是三危分旧派,胡为一道独中流。

巨鳌折足玄黄混,角燕扬鳃日月幽。

万斛尘心都荡尽,蓬莱咫尺浪飕飕。

(0)

澎湖

又见人间大洞庭,罗罗七十二山青。

桶盘妥贴凭谁挈,虎豹狰狞唤欲醒。

怪石鲛纹添禹贡,花螺贝锦注葩经。

黄昏点点归鱼艇,款乃声中月满汀。

(0)

澎湖旅思·其三

万事茫如不系舟,孤灯短剑自悠悠。

三更愁断五更梦,六月寒生八月秋。

廿载犹凭鱼隐见,十年谁抱虎髑髅。

而今且出天涯外,那有归帆向北流。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沅芷湘兰结素心,更从海上续题襟。

使君旧已开三径,空谷朝朝望足音。

(0)

壬辰春仲来澎抚恤三阅月而蒇事公馀阅蒋怿庵同年所辑澎湖续编有前刺史陈廷宪澎湖杂咏诗勉成和章即为怿庵同年志别

斗酒双柑逸兴多,春风惯听鸟声和。

自嗤叶令飞凫后,只有门前雀可罗。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