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元夕悼亡姬》
《清平乐.元夕悼亡姬》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清衫泪浣。谁问春寒浅。依旧去年正月半。

锦瑟华年未满。重来径曲苔荒。一屏梅影凄凉。

疑在小楼前后,不知何处迷藏。

(0)
鉴赏

这首《清平乐·元夕悼亡姬》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悼念亡妻的情怀。

“清衫泪浣”,开篇即以“清衫”点明衣物之素净,与“泪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悲痛。接着,“谁问春寒浅”,一句看似寻常的询问,实则蕴含着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无人理解自己内心情感的感慨。

“依旧去年正月半”,时间的轮回与情感的恒久形成对比,强调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锦瑟华年未满”,以“锦瑟”比喻美好年华,而“未满”二字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未能完全绽放的遗憾。

“重来径曲苔荒”,“重来”表明主人公再次来到旧地,而“径曲苔荒”则描绘出环境的荒凉与变迁,象征着物是人非的无奈与哀愁。“一屏梅影凄凉”,通过“梅影”这一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也寄托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梅花的孤傲与凄美与主人公的心境相契合。

“疑在小楼前后,不知何处迷藏”,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主人公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与寻找,却始终无法触及的无奈与痛苦。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受到悼念之情的真挚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悼念亡妻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面对现实变迁的无奈与哀愁,情感真挚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感怀四首·其二

斗酒难消磊块胸,短衣腰剑发蓬松。

路逢侠客且倾盖,地有名山便曳筇。

谩恃高才能倚马,终教绝技等屠龙。

灵砂果得还丹术,愿谢人间万户封。

(0)

偶成

一卷残书一榻风,萧萧竹影是墙东。

囊中有句才非鬼,字里逢仙愿作虫。

刺绣十年饥季女,锄云半亩老庞公。

何当众稚轩渠笑,向我频呼失马翁。

(0)

题山水隐者

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

(0)

春和·其一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

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

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0)

杨柳渡

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

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0)

秋日钱塘杂兴·其一

宋朝宫殿元朝寺,废址秋风见黍离。

百岁老人知故事,殷勤为说世皇时。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