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
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残月堕瑶天,凉风在高树。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
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杨柳渡口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
首句“残月堕瑶天”,以“残月”点明时间是清晨,月亮即将隐没,而“瑶天”则赋予天空一种纯净、美好的想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凉风在高树”一句,通过凉风的轻拂,高树的摇曳,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凉爽与自然界的生机。
“人行野色分,鸟啭岩光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在野外行走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以及鸟儿在晨光中欢快鸣叫的情景。这里,“野色”、“岩光”都体现了自然界的广阔与美丽,而“分”和“啭”则分别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生命的活力。
“川平惬幽眺,境胜遗尘虑”则是对渡口周边环境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在这里可以远离尘世烦恼,享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川平”、“境胜”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平和与美好,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日出小舟横,依依杨柳渡”将画面推向高潮,日出时分,小舟静静地横在渡口,杨柳依依,仿佛在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这一景象既具有一种动态美,又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自然与时间的流转,以及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清晨杨柳渡口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妍英弄芳意,柳色含春姿。
物华浩无涯,骀荡东风吹。
东风日以熙,草色日以滋。
青春万里道,游子有所思。
浮云漏白白,宿露朝已晞。
攀条惜婉丽,忽得瑛琼枝。
芳悰未有托,暮景已西驰。
菁华难复恃,结蘤聊自怡。
泉南佛国天下少,满城香气栴檀绕。
缠头赤脚半蕃商,大舶高樯多海宝。
清源古洞尤绝奇,花酒仙人颜色好。
蜕骨岩连太碧霄,晋代青松三四抱。
高攀南斗不满寻,下视沧溟才一沼。
长年钟磬度寥寥,四月笙歌来扰扰。
青厓不雨飞白泉,紫泽未春生碧草。
鹤鸣洞口月苍苍,猿挂树枝风袅袅。
上方精舍秋叶红,山人不归萝屋老。
不须惆怅看画图,去去长歌海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