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兴二首·其二》
《春兴二首·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妍英弄芳意,柳色含春姿。

物华浩无涯,骀荡东风吹。

东风日以熙,草色日以滋。

青春万里道,游子有所思。

浮云漏白白,宿露朝已晞。

攀条惜婉丽,忽得瑛琼枝。

芳悰未有托,暮景已西驰。

菁华难复恃,结蘤聊自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妍英弄芳意,柳色含春姿”,以“妍英”和“柳色”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弄”和“含”字生动地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接着,“物华浩无涯,骀荡东风吹”,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广阔与温暖,东风如同大自然的调和剂,赋予万物以生机。

“东风日以熙,草色日以滋”,描绘了春风拂过后的景象,草色逐渐变得浓郁,充满了生命力。“青春万里道,游子有所思”,诗人借游子之思,表达了对远方和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浮云漏白日,宿露朝已晞”,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白日的短暂与露水的易干,都是时间匆匆的象征。“攀条惜婉丽,忽得瑛琼枝”,诗人在这句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即使在短暂的时光里也能发现美,抓住美。

“芳悰未有托,暮景已西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无奈,以及对时光飞逝的感叹。“菁华难复恃,结蘤聊自怡”,最后两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依赖,但人们可以通过欣赏自然之美来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愉悦。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闻警·其四

闻道黄金募,新屯海上兵。

败亡谁后殿,剽掠敢横行。

战血鼋鼍集,愁魂鸟雀惊。

欲归无寸土,何敢论浮生。

(0)

题画

卜筑人间远,沧浪秀可餐。

长天一鸟去,明月数鸿残。

何处迎风奏,流音度远湍。

匡床醉欲醒,秋色不胜寒。

(0)

后九日重与应李诸君水头放舟·其三

此醉吾何惜,沿流亦快哉。

山光入返棹,水气促行杯。

岸帻天云合,酣歌海日回。

风尘能傲吏,朋旧任微才。

(0)

悼亡儿果祥诗十首·其一

得汝三年内,那能一日忘。

谁知浪惊喜,翻为助悲伤。

处处难开眼,时时总断肠。

病夫骨髓尽,未数泪千行。

(0)

简茂秦

飘梗真难系,垂杨未可攀。

君名去留外,吾道是非间。

且白人前眼,凭苍客后颜。

萧然一长揖,诗句满春山。

(0)

华婿水部病起赴官

卫郎别我去,玉立秋风前。

自无膏肓疾,不待彦辅痊。

观潮壮起色,策马蓟门烟。

金掌出层霄,零露正纤圆。

乞取芙蓉杯,归寿蓬莱仙。

大江饶白云,南望更依然。

我期临邛令,春江候楼船。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