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子思诗二首·其二》
《读子思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子思诗句好,当日少知音。

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

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

(0)
鉴赏

毕仲游的《读子思诗二首(其二)》是一首对子思诗歌的评价之作。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子思诗歌的独特见解和高度赞赏。

首句“子思诗句好”,直接点明了对子思诗歌的赞美,认为其诗句优美动人。然而,“当日少知音”则揭示了子思在生前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理解,暗示了他作品的孤独性与先见之明。

接着,“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两句,对比了子思与当时流行的苏轼、梅尧臣以及庾信、鲍照等诗人的风格。这里,毕仲游赞扬子思的诗歌风格独特,不拘泥于当时的主流诗体,而能自成一格,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这些著名诗人的成就。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显示了子思诗歌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子思诗歌的恒久价值和深远影响。郏城山象征着子思诗歌的坚实基础,清颍水则代表了其作品的清澈深远,寓意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子思的诗歌依然能够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最后,“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两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子思诗歌持久生命力的肯定。安良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子思诗歌所传达的道德教化和人文关怀,毕仲游通过这一问句,强调了子思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更在社会伦理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

综上所述,《读子思诗二首(其二)》通过对子思诗歌的评价,展现了毕仲游对子思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诗歌创新与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承露轩联

池塘月撼芙渠浪;罗绮晴娇绿水洲。

(0)

静香书屋联

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

(0)

挽曾国荃联

自大人总督两江,共仰中流砥柱;

胡昊天不遗一老,空怀当代元勋。

(0)

挽曾国藩联

福迈武乡侯,尽瘁鞠躬,百战卒成中兴业;

寿输郭尚父,内忧外患,九原犹系老臣心。

(0)

挽张之洞联

顾命殊勋,咸期黄耇延厘,何竟悭遗一老;

承恩再世,自痛青缃失学,徒令泪洒孤寒。

(0)

挽曾国藩联

旧雨相亲,叹卌年琴韵书声,顿成往迹;

大星忽陨,合四海通才硕学,共哭元勋。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