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由斯心意识,三尸六贼空相逼。
一似龟毛缚猛风,凡夫不体无消息。
莫不由斯心意识,三尸六贼空相逼。
一似龟毛缚猛风,凡夫不体无消息。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印肃所作的《證道歌》系列之一三○。诗中,诗人以深沉的语气探讨了人心与修行的关系。"莫不由斯心意识"表达的是人的思想和感知主导着行为,而"三尸六贼空相逼"则比喻人心中的贪欲、嗔恚、愚痴等烦恼如三尸(古代道教中的恶鬼)和六贼(六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般不断侵扰。"一似龟毛缚猛风"运用生动的比喻,将人心比作柔弱的龟毛,试图抵抗强大的欲望之风,形象地描绘出修行者在世俗诱惑面前的困境。最后两句"凡夫不体无消息"指出,凡夫俗子未能领悟到内心平静与无为而治的真谛,未能察觉到修行中静谧与变化的微妙平衡。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象征和比喻,揭示了修行者在面对内心困扰时的挣扎与醒悟,以及寻求解脱之道的艰难过程。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
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
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
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
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