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
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
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
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
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
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浮萍飘碎还圆。
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
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
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
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
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
这首词作《满庭芳》是宋代诗人方千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首先,“山色澄秋,水光融日”描写的是一个典型的秋日景象,山峦在秋风中显得更加清晰,水面上的阳光也被映照得柔和而温暖。接着“浮萍飘碎还圆”则是对水生生物如落叶、枯荷等漂浮于水面,偶尔破碎又重新聚合的生动刻画。
接下来的“数行征雁,分破白鸥烟”展现了天空中几行大雁飞过,以及它们与白色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情景。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孤独和远行的意境。而“高下回塘暗谷,写幽思、终日溅溅”则是对山谷间溪流回旋的描绘,以及它如何激起诗人的幽深思考,这些思考如同溪水一般,在心中不断涌动。
至于“闲凝望,残霞暝霭,何处一渔船”,则是诗人在悠闲地凝视远方时的所见所感。暮色渐浓,天边留存着几缕晚霞,而那渔舟仿佛在某个地方静静漂泊。这不仅描绘了景致,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
“江南,思旧隐,筠轩野径,茅舍疏椽”则是对江南美丽风光的怀念,以及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造建筑。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紧接着“惯携壶花下,敧帽风前”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片段,他习惯于手持酒壶在繁花之下饮酒,头戴草帽在春风中漫步。
最后,“想像渊明旧节,琴中趣、何必疏弦。归欤计,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则是诗人对古代高士嵇康(渊明)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在这里,渊明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哲学思想被引用,用来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诗中提到的琴趣,暗示了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享受,而非要追求外在的华丽。结尾处,“归欤计”是对返回家园的期盼,而“不将五斗,输与北窗眠”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景描绘和深邃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艺术之趣以及精神自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