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正月烧灯夜,封川转觉幽。
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
俗习那知陋,安陵谅不愁。
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元宵节(正月烧灯夜)的场景。诗人郑刚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祥和。"封川转觉幽"一句,写出了在灯火通明的夜晚,川流似乎因灯火而显得更加宁静深邃。"十分凭月色,数点照城头",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城头,星星点点,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诗人对于世俗的习俗和陋习持有一定的批判态度,但并未过于严厉,而是以"俗习那知陋"暗示人们可能并未意识到某些习俗的不足。然而,他相信即使在这样的夜晚,安逸的安陵之地的人们也不会有太多忧虑。最后两句"家家松火畔,舂米未曾休",则展现出家家户户在松火旁忙碌舂米的景象,虽然辛苦,却透出节日里生活的热闹与勤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元宵之夜为背景,既描绘了节日的喜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民俗和人情的观察与思考。
乔松产崇岳,托迹太高亢。
飘摇风雪场,蜷局蛟龙状。
干霄竟何事,劲节良独壮。
下有楸桐秀,远入烟霞望。
天意固有在,人情亦云妄。
苦乏柔苗荫,直傲清霜量。
居然嗟彼其,坐使出其上。
至哉文身子,三以天下让。
春风动乡情,灯火语夜阑。
遥闻流星递,铃响接悲酸。
愁人念世事,临食或忘餐。
我有无价珠,可以息争端。
致君昭代隆,坐使北顾宽。
何当内修治,迩服远自安。
呢呢儿女子,青蝇语喧繁。
长怀不尽忧,可若一笑欢。
有酒且强醉,莫等白露漫。
汾阳脱兜鍪,高祖溺儒冠。
此意讵未央,抱关乐卑官。
匡床足酣眠,红日出三竿。
眷言东瓯道,来归路曼曼。
非行徒尔为,寂默体用胖。
天地一大家,中庭树栾栾。
边头幕府文书省,功名之心灰似冷。
老去英雄髀生肉,功名之心死未足。
中原有土尚沦金,中原有民惟戴宋。
天开地辟会有日,竹头木屑宁无用。
男儿信命人见嗤,命轻于山重于丝。
未肯身同草木腐,径欲名与天壤期。
行藏我何有,交友勿复疑。
躬行即吾道,归求有馀师。
和气冲融自斟酌,荣枯不逐花开落。
物理天时信有终,云虽出岫终归壑。
未须高卧百尺楼,未须紧束春秋阁。
夫子适去还适来,无波古井生青苔。
我独不归何为哉,渴心已觉飞黄埃。
长鲸未骑且扪虱,不妨随意芬浮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