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乾。
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
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
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
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乾。
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
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
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
这首诗反映了清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诗人全祖望通过描绘浙西的洪水和浙东的干旱,展现了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提到“三江一苇地”,形象地描述了江河泛滥,一片汪洋的情景,而“顿尔戴各天”则表达了洪水来临时天地间景象的巨大变化。后半部分“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农们的深切同情,他们面对自然灾害,不仅粮食歉收,生活也陷入困境。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和人物感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石火与草露,人命恒若斯。
昨朝言笑坐高堂,奄忽敛衽閟灵輀。
哀歌出中野,浮云惨且驰。
邻里来引绋,亲戚各衔悲。
念此柩中人,生存孝其姑。
生儿九岁父不顾,此母鞠之劳且劬。
禄养乃弗逮,寿不登百年。
仓皇兵戈中,子能负土营坟阡。
送者莫叹息,自古运尽归黄泉,惟有令德名永传。
孟母岂不死,世人至今诵其贤。
寄言后来者,视此石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