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彭德源秋开紫牡丹》
《和彭德源秋开紫牡丹》全文
宋 / 刘才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暗觉小阳春气回,却从秋杪上楼台。

浅于泼墨轻匀露,小似齐头只类杯。

应是化工偏著意,便同仙骨免枯荄。

笑他方士惊人眼,谩作空花顷刻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末时节,紫牡丹悄然绽放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朵的娇嫩与生机。首句“暗觉小阳春气回”巧妙地将初春的气息与秋季的凉爽相融合,暗示了紫牡丹在秋末的盛开如同微暖的春日,给人以惊喜与温暖。接着,“却从秋杪上楼台”则通过空间的转换,将读者带入一个高远而宁静的视角,仿佛站在楼台上,俯瞰着秋末的美景。

“浅于泼墨轻匀露,小似齐头只类杯”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紫牡丹的花瓣比作轻柔均匀的墨迹,以及小巧精致的酒杯,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形态与质感,同时也强调了其色彩的淡雅与花瓣的细小。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紫牡丹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应是化工偏著意,便同仙骨免枯荄”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紫牡丹生命力的赞美。他认为大自然特别眷顾这些花朵,赋予它们超越平凡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冬来临之前,也能保持鲜活,不被枯萎所侵蚀。这种超凡脱俗的品质,让诗人不禁联想到仙人的骨髓,充满了对紫牡丹独特魅力的敬仰。

最后,“笑他方士惊人眼,谩作空花顷刻开”则以一种戏谑的口吻,讽刺了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方士们,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短暂的幻象,而真正的生命之美,却如紫牡丹般,在恰当的时刻绽放,令人赞叹不已。这不仅是对紫牡丹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的一种哲学思考,强调了时间与时机的重要性,以及自然之美在恰当时刻展现的珍贵。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紫牡丹在秋末绽放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奇迹,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才邵
朝代:宋

(1086—1158)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猜你喜欢

远别离

春风骀荡杨飞花,怒马驰骋人离家。

一日行程百馀里,数日应到天之涯。

天涯远望云瀰漫,天涯久住星霜换。

争怪连宵梦转多,那堪积岁书长断。

一纸忽来千里书,书来已是隔年馀。

此日差喜君无恙,转怅还乡信仍虚。

草木托根各有处,游子行踪偏无据。

邻家前宵有客归,言君又渡桑乾去。

(0)

秋游·其二

浅溪斜拗路,老树半藏村。

积稻都成幄,编柴可当门。

悬流春石罅,落叶匿云根。

三两农人坐,閒将米价论。

(0)

呈彭宝臣学使·其三

一朝知己百年心,往日青衫泪满襟。

凡质果容陪点瑟,痴心还望度牙琴。

未沾化雨难为石,得入垆锤便是金。

千尺龙门山万仞,先登今已近华簪。

(0)

元夜

火树银花十里宽,歌声喧入白云端。

春宵素月无人管,任我凭栏彻夜看。

(0)

至双峰寺留宿·其四

杰阁倚诸天,当窗璧月圆。

涧光澄夜气,山影淡秋烟。

心目空千古,虚灵净万缘。

非关灰木者,寂灭学安禅。

(0)

村中

东风轻压暖烟低,径草青才没马蹄。

溪水乍深消腊雪,土膏初润试春犁。

花枝留客谋酣醉,山色宜人待品题。

倚杖柴门残照里,依依杨柳暮鸦啼。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