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政何时退省闲,清平告老谢簪冠。
两朝耆宿真英武,一代谋谟实柱桓。
太史尚瞻星有烈,小民犹念德无寒。
谁知我辈登枢要,严貌冰威祗肃看。
辅政何时退省闲,清平告老谢簪冠。
两朝耆宿真英武,一代谋谟实柱桓。
太史尚瞻星有烈,小民犹念德无寒。
谁知我辈登枢要,严貌冰威祗肃看。
此诗《睢阳五老图》由宋代文彦博所作,描绘了五位老臣辅佐朝政的场景,展现了他们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形象。
首联“辅政何时退省闲,清平告老谢簪冠”,开篇即点明了五老在朝为官,勤勉辅政,却也渴望退隐归闲的心情。他们以清平之志,辞去官职,卸下官帽,表达了对权力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两朝耆宿真英武,一代谋谟实柱桓”,赞扬了这五位老臣在两朝担任要职,不仅年高德劭,更是智勇双全,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的谋略与决策,如同支撑大厦的柱石,稳固而有力。
颈联“太史尚瞻星有烈,小民犹念德无寒”,进一步赞美了五老的品德与影响力。即使在天文学家眼中,他们的智慧如同星辰般耀眼;在百姓心中,他们的美德如同温暖的阳光,永不消散。这句诗体现了五老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尾联“谁知我辈登枢要,严貌冰威祗肃看”,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身居高位,但内心保持谦逊,外表严肃庄重,希望以此赢得他人的尊重与敬畏。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形象的描述,也是对五老精神的致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五老的形象与事迹,颂扬了他们在国家治理中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德,同时也表达了对权力与自由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道德与智慧的尊崇。
长安久客逢摇落,不独悲秋更忆乡。
潘岳二毛行欲变,渊明三径已应荒。
书裁尺素鸿难托,梦绕重湖蝶自狂。
游宦十年归未得,尘缨却悔濯沧浪。
西汉公车主上章,官曹秘邃接明光。
天书时草凤凰诏,边奏亲开赤白囊。
咫尺青规频借箸,离披金蕊阻飞觞。
瀛洲仙侣相期处,铜马门中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