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高风压树头低,三子相逢把手归。
掩室在陈无足笑,笑它同传有韩非。
岩高风压树头低,三子相逢把手归。
掩室在陈无足笑,笑它同传有韩非。
这首诗《题三教图》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通过描绘三位智者相聚的情景,巧妙地融入了对“三教”(儒、佛、道)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岩高风压树头低”,以自然景象起笔,岩壁之高,风吹得树木低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象征着智者们内心的沉稳与深思。接着,“三子相逢把手归”,生动描绘了三位智者相遇的情景,他们手牵手,共同返回,寓意着思想的交流与融合,以及智慧的共享。
后两句“掩室在陈无足笑,笑它同传有韩非。”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前一句“掩室在陈无足笑”可能暗指三位智者避世修行,不为世俗所动,他们的行为不应被嘲笑,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精神层面的超越和内在的平静。后一句“笑它同传有韩非”则巧妙地引用了韩非子的名字,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这里借韩非来比喻那些拘泥于形式、忽视精神实质的人,暗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表面的差异,找到不同思想之间的共通之处。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物活动的结合,表达了对智慧、和谐与超越世俗束缚的向往,以及对不同思想体系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呼吁。
山射蛟冰,墙高燕麦,桃花五月难开。
魏家遗迹,石马绣深苔。
连宵羌管离亭奏,写一半江淹赋恨才。
春何在,只有风翻雨坼,前日池台。
南国嬉游此日,抛残堕钗枕簟,湖上安排。
遍种红蕖,潮动画船回。
数年不见轻罗扇,听银箭空将蜡炬催。
祝良宵好梦,个人相送,到客窗来。
一从仙去,茎上露盘折。
龙奁竞开珠锁,斜印花纹滑。
舞袖宜教薰透,莫睡屏间鸭。玉阶遥接。
著人春气,未试轻烟已频觉。
心事多随逝水,含怨凭谁说。
长记宿火温温,绣被深宵压。
近日披裘老大,荀令难重学。石肠新怯。
许辞蕉盏,静听松声扫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