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居遥对月,时复望长安。
一作西京客,翻怜故国看。
关山经战后,乌鹊绕枝残。
多少幽闺恨,刀头欲问难。
岩居遥对月,时复望长安。
一作西京客,翻怜故国看。
关山经战后,乌鹊绕枝残。
多少幽闺恨,刀头欲问难。
这首诗《见月怀乡》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月夜的景色触发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
首句“岩居遥对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孤高的画面,诗人独自居住在岩石间,仰望着皎洁的明月。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高洁。
接着,“时复望长安”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从自然景观拉回了对远方都城长安的怀念。长安在这里象征着繁华与故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一作西京客,翻怜故国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自嘲自己作为长安的过客,反而更加珍惜和怀念起故乡来。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关山经战后,乌鹊绕枝残。”这四句描绘了战后的凄凉景象,关山经过战争的洗礼,满目疮痍;乌鹊围绕着残枝飞翔,象征着生灵涂炭,战乱带来的破坏与痛苦。这样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悲壮感,也暗含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多少幽闺恨,刀头欲问难。”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和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难以言表的愁苦。幽闺,指的是深闺中的女子,这里泛指诗人思念的对象。刀头欲问难,意味着诗人想要向远方的亲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却因种种原因难以启齿,心中的愁绪无处诉说。
整首诗通过月夜的景致,巧妙地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怀乡之作。
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
趋舍各有异,造化安能齐。
妾本邯郸女,生长在丛台。
既闻容见宠,复想玄为妻。
刻画尚风流,幸会君招携。
逶迤歌舞座,婉娈芙蓉闺。
日月方向除,恩爱忽焉暌。
弃置谁复道,但悲生不谐。
羡彼匹妇意,偕老常同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