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别乡县,西去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
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十年别乡县,西去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
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储光羲的作品,名为《游茅山五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独到的艺术表现。
"十年别乡县,西去入皇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久别家乡,如今踏上向西的旅程,前往皇州(即今天的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这里不仅写出了行程,也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无限思念。
"此意在观国,不言空远游" 这句话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并非为了简单的旅游而出发,而是怀揣着一颗观察国家山河之志。这里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的关切。
接下来的 "九衢平若水,利往无轻舟" 描述了道路畅通如同平坦的水面,行走起来既迅速又安全,没有需要担心的险阻。这两句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旅途中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北洛反初路,东江还故丘" 表示了诗人在旅途中有重返旧地的情怀。北洛和东江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或旅行过的地方,这里的“故丘”更添了一份乡愁。
"春山多秀木,碧涧尽清流" 这两句则描绘了茅山的美丽景色。春天的山峦间生长着繁茂的树木,而小溪中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水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映射出了诗人心境的宁静与纯净。
最后,"不见子桑扈,当从方外求"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传说中的人物或故事的追寻。在茅山上未能找到历史上的子桑(可能是古代人物),因此诗人决定向更远的地方去探索。这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化遗产和历史知识的深厚兴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家乡、国家和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角寂钟沈,清梦到、罗浮翠麓。
种玉园中同醉处,暗香犹扑。
月落参横增怅望,天寒日暮悲幽独。
讶陇头、不寄一枝来,萦心曲。茅屋稳,辞金屋。
藜烛焰,羞银烛。叹出尘风韵,背时妆束。
争羡东邻姬傅粉,岂知空谷人如玉。
问扬州、何逊有新诗,谁堪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