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孤棹冷泊吴烟。
津桥星火半明灭,羁人相对迟眠。
潇潇又成阵,正山钟搀断,野柝催阑。
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
凄绝转蓬身世,偏共卧沧江,经岁经年。
今夕茫茫云水,波深月黑,何处鸣舷。
拥衾剪烛,想芦中、梦醒都寒。
怕栖乌惊起,明朝揽镜,换了朱颜。
西风暗、吹雨黄叶声边。孤棹冷泊吴烟。
津桥星火半明灭,羁人相对迟眠。
潇潇又成阵,正山钟搀断,野柝催阑。
清愁万点,任篷窗、一向无言。
凄绝转蓬身世,偏共卧沧江,经岁经年。
今夕茫茫云水,波深月黑,何处鸣舷。
拥衾剪烛,想芦中、梦醒都寒。
怕栖乌惊起,明朝揽镜,换了朱颜。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在吴地江边停船的情景,西风吹过,带来雨打黄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冷清的氛围。诗人与友人艺风相对而坐,望着津桥上星星点点的灯火,时明时灭,增添了离别后的愁绪。山中的钟声和野外的更柝声交织,使得失眠的旅人更加感伤,心中满是清愁。
诗人以“万点”形容愁绪,表达了内心的无尽哀愁。他感觉自己就像飘零的蓬草,命运多舛,与江水相伴,度过漫长的岁月。夜晚的江面,云雾弥漫,月色昏暗,远处的船桨声更是勾起了诗人对未知的迷茫。
在寒冷的夜晚,诗人拥着被子,独自剪烛,想象着自己在芦苇丛中梦醒,那份寒意直透心底。他担心乌鸦的叫声会惊扰他的梦境,醒来后面对镜子,发现容颜已非昔比,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君不见蜀师浑甫字伯浑,半生高卧蟆颐村。
才不得施道则尊,死已骨朽名犹存。
文章落笔数千言,上友离骚下招魂。
望之眉宇何轩轩,高谈浩若洪河翻。
范尹敬如绮与园,方饰羔雁登衡门。
小人谤伤实不根,妄指拱璧求瑕痕。
穷通在公岂足论,浮云终散朝阳暾。
安得此老起九原,入赞国论苏黎元。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老自安故乡,况复触罪罟。
五年三奉祠,每请幸听许。
贫家似破屋,随事且撑拄。
虽殊乞墦肉,已近掘野鼠。
平生胆力薄,不敢犯张禹。
有时一言失,恐惧气如缕。
念此思挂冠,白首冀安处。
吾儿哀乃翁,岁暮忍羁旅。
何时得斗粟,归舍聊共煮。
便草北关书,乞骸归卒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