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先生道心平如砥,秋毫忿欲何曾起。
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
先生国论如砥平,三朝倚之作权衡。
泰阶两两元不动,自然万里无欃枪。
如今归来曲肱卧,世事无穷俱看破。
不栽桃李不锄兰,山僧野叟时来过。
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
倘知生死本自平,拈放一边如把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寄题周丞相平园》,通过对周丞相的描绘,赞美了他的道德修养和治国才能。首句“先生道心平如砥”,以磨刀石比喻丞相的公正无私,表示其内心坚定如砥,不为私忿所动。接下来两句“漫将周易著床头,本不洗心那洗耳”,暗示丞相深研儒家经典,但并不追求表面的清高,而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其理念。
诗中提到“先生国论如砥平”,称赞丞相的决策公正,如同磨刀石般平直,对国家的治理起到了平衡作用。接着以“泰阶两两元不动”象征国家政局稳定,没有战乱的威胁。“自然万里无欃枪”进一步强调和平景象,百姓安居乐业。
后半部分转向丞相的生活态度,“如今归来曲肱卧”,描绘他归隐后的闲适生活,看破世事,超脱世俗。他不务虚名,只与山僧野叟交往,体现了淡泊名利的品格。“吾侪七十固已寿,更到期颐亦何有”表达了对丞相长寿的祝愿,认为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高境界,生死之事在他看来都如同饮酒般洒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扬周丞相的道德风范、治国才能以及人生态度,展现了陆游对于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