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瓢·其二》
《补瓢·其二》全文
明 / 宗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

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

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

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简朴而坚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境界。首联“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以朴素的语言勾勒出僧人居住环境的简陋与清幽,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山高而无日光照耀,窗户积满灰尘,却并未影响到僧人的内心世界,反而衬托出其与世隔绝、超然物外的修行状态。

颔联“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象征僧人的品格与精神。雪松在严寒中依然挺拔翠绿,象征着僧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屈;霜叶虽红,但并非春天的标志,暗示了僧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以及对真我本性的坚守。

颈联“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和谐。瓦罐汲水、木盘分米,这些日常生活的细节,既体现了僧人对物质的淡泊,又展现了其与周围环境及邻居之间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人际交往态度。

尾联“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则表达了僧人虽身处简陋,但心怀慈悲,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补瓢留下的青蚨(古代货币单位),虽微不足道,却足以体现僧人济贫救困的善心。自嘲“痴心”,实则是对自身行为的谦逊与自省,更彰显了其人格的高尚与纯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僧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精神境界,传达了对简朴生活、和谐人际关系以及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推崇。

作者介绍

宗林
朝代:明   字:大章   号:朽庵   籍贯:浙江馀姚

明僧。浙江馀姚人。俗姓宋,字大章,号朽庵。居杭州安隐、净慈间。嘉靖初至京师,居香山。工诗,有《浮生梦幻篇》、《香山梦寐集》。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七七九

冷雪梅花宅;芳烟野草亭。

(0)

课儿联·其七○八

昨过三诏洞;今梦半山亭。

(0)

课儿联·其六七四

授诗悲六岁;饮泣遂终身。

(0)

课儿联·其六七三

元碑存数刻;苏句试重吟。

(0)

课儿联·其五八三

赐福承恩日;衔悲告病身。

(0)

课儿联·其五五七

妙墨红丝砚;新棋碧玉奁。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