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垂堂戒,翻成浪枻游。
深春青雀舫,疏雨绿杨洲。
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
乾坤开楚泽,星野带扬州。
影旷天俱入,波摇地欲浮。
平堤控淮浦,曲岸束䢴沟。
树色纷高下,帆阴递去留。
孤城遥若块,乱屋渺如舟。
缓带看芳杜,钩帘起狎鸥。
荡胸银镜晃,对面玉壶秋。
戍鼓沙村外,津亭溪水头。
当年游宦处,重试旧吴钩。
曾忆垂堂戒,翻成浪枻游。
深春青雀舫,疏雨绿杨洲。
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
乾坤开楚泽,星野带扬州。
影旷天俱入,波摇地欲浮。
平堤控淮浦,曲岸束䢴沟。
树色纷高下,帆阴递去留。
孤城遥若块,乱屋渺如舟。
缓带看芳杜,钩帘起狎鸥。
荡胸银镜晃,对面玉壶秋。
戍鼓沙村外,津亭溪水头。
当年游宦处,重试旧吴钩。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宝应湖时所见的湖光山色与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首联“曾忆垂堂戒,翻成浪枻游”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去告诫的回忆与当前行为的对比,暗示了某种反思或自省。颔联“深春青雀舫,疏雨绿杨洲”描绘了春天湖面上的船只和雨中的杨柳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颈联“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则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动态之美,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展开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如“乾坤开楚泽,星野带扬州”,将广阔的湖面与更远的地理景观相连,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影旷天俱入,波摇地欲浮”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湖面的广阔与波光的流转,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尾联“平堤控淮浦,曲岸束䢴沟”描绘了湖边的地形特点,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细节。最后,“树色纷高下,帆阴递去留”通过树木与行船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流动。“孤城遥若块,乱屋渺如舟”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湖面的辽阔与城市的微小,引发了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思考。“缓带看芳杜,钩帘起狎鸥”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与自然和谐共处。“荡胸银镜晃,对面玉壶秋”则以比喻手法,形容湖面如镜子般清澈明亮,秋意盎然。“戍鼓沙村外,津亭溪水头”描绘了湖边的人文景观,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当年游宦处,重试旧吴钩”则以怀旧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应湖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历史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怀。
怅扑面、黄尘飞惹。放棹中流,翠帘深挂。
眉样春山,晚妆愁见泪痕泻。
淡浓休画,懒对镜、霜豪把。
乳燕学呢喃,似诉说、离情无那。水榭。
倚蓬窗玩月,不觉烛花红灺。
裁笺谢别,犹忆到、酒阑歌罢。
偿吴郡、旧雨相逢,要约略、杭州新话。
怕归梦难成,倦听邮亭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