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烘霞,娇腻雨。一树桃鬟,艳到红如许。
别后花开今几度。门掩东风,寂寞谁为主。
乍春来,春又去。无计留春,怎个留人住。
燕子泥香晴昼午。梦影分明,记得双栖处。
嫩烘霞,娇腻雨。一树桃鬟,艳到红如许。
别后花开今几度。门掩东风,寂寞谁为主。
乍春来,春又去。无计留春,怎个留人住。
燕子泥香晴昼午。梦影分明,记得双栖处。
这首《苏幕遮》由清代女诗人萧恒贞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桃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恋之情。
首句“嫩烘霞,娇腻雨”,以“嫩”字形容桃花初绽时的娇嫩,仿佛是霞光轻拂,又似细雨滋润,形象地勾勒出桃花在春雨中的娇美姿态。接着“一树桃鬟,艳到红如许”,进一步渲染了桃花的鲜艳与繁茂,如同女子的发髻,红艳夺目。
“别后花开今几度”,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桃花年年开放,而人事已非,让人不禁怀念起往昔的美好时光。“门掩东风,寂寞谁为主”,则通过描绘春风吹过,门扉轻轻关闭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寂寞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下片“乍春来,春又去”,点明了季节的更迭,春天短暂而易逝,如同无法挽留的人。“无计留春,怎个留人住”,表达了诗人对留住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失去之人的深深思念。“燕子泥香晴昼午”,以燕子筑巢、衔泥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生机与温馨。“梦影分明,记得双栖处”,最后两句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梦中还能清晰地记得与爱人共同栖息的地方,这份情感之深可见一斑。
整首词以桃花为线索,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