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横迷远岫,波净趁轻鸥。江边傍晚一归舟。
垂杨岸,蓼花洲。天欲暝,载月任遨游。
云横迷远岫,波净趁轻鸥。江边傍晚一归舟。
垂杨岸,蓼花洲。天欲暝,载月任遨游。
这首《金字经·江上晚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江边晚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云雾缭绕、江水清澈、轻鸥飞翔、归舟缓缓行驶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云横迷远岫”,开篇即以云雾的横遮,暗示了远处山峦的朦胧与神秘,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梦幻色彩。“波净趁轻鸥”,接着描绘江面的平静与轻鸥的悠闲,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之美。“江边傍晚一归舟”,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归舟的出现,仿佛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生活气息。
“垂杨岸,蓼花洲”,通过具体的景物——垂杨与蓼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季节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天欲暝,载月任遨游”,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天空,随着夜幕的降临,诗人选择在月光下自由地游荡,表达了他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词通过对江边晚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学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沤波涨碧兰苕春,王孙英标真可人。
眉山老仙招不起,东风谁荐溪头蘋。
清兴怀贤应淬发,一夜松窗歌白雪。
晓来点笔为传神,宛似临皋步明月。
杏花零落山城中,悠悠往事如云空。
何当共饮玉堂酒,半枝烛影摇残红。
才从东鲁来,又向东鲁去。
珊珊珂马出津桥,炯炯霜花照青署。
人生不愿多得钱,亦不愿有负郭二顷田。
但愿携书向东鲁,日与圣门孙子相周旋。
杏坛花暖鸣素弦,舞雩高咏春风前。
况君又饱公家粟,书中吏隐真神仙。
嗟我京华长作客,侍从无才竟何益。
几年欲作东鲁游,尘土吹人行不得。
因君归去起遐瞻,泰岳岩岩倚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