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倦寒螀,一襟秋思凭谁道。绮窗人杳。
长遍红心草。不听琵琶,已被离愁绕。西风峭。
敝衣茸帽。人在天涯老。
啼倦寒螀,一襟秋思凭谁道。绮窗人杳。
长遍红心草。不听琵琶,已被离愁绕。西风峭。
敝衣茸帽。人在天涯老。
这首《点绛唇·秋感》由清代诗人储福观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啼倦寒螀”,寒螀即寒蝉,此处以寒蝉的哀鸣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人的哀伤。寒蝉在秋夜中不停地啼叫,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疲惫与哀愁,引出了词人内心的秋思。“一襟秋思凭谁道”,词人将满腔的秋日思绪寄托于无人能懂的寒蝉之鸣,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绮窗人杳”,绮窗指的是装饰华丽的窗户,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居住的房间。然而,随着季节的更迭,曾经热闹的绮窗如今已空无一人,只有寂静与冷清相伴,暗示了主人公的离别或相思之情。“长遍红心草”,红心草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它在秋风中蔓延生长,预示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不听琵琶,已被离愁绕”,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词人说即使没有听到琵琶声,离愁已经环绕在周围,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痛深入骨髓,难以摆脱。最后,“西风峭,敝衣茸帽,人在天涯老”,西风凛冽,词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毛茸茸的帽子,在遥远的地方逐渐老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恶劣,也暗含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以及词人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