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活计未全包,太老钻龟罕辨爻。
有物先天非相貌,岂干动用色相交。
洞山活计未全包,太老钻龟罕辨爻。
有物先天非相貌,岂干动用色相交。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颂古九十八首》中的第七十六首。诗中,诗人以洞山和尚的修行生活为背景,探讨了超越外在形式和相貌的佛教智慧。
"洞山活计未全包",暗示洞山和尚的修行并未止步于表面的日常生活,而是深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和佛法实践之中。
"太老钻龟罕辨爻",这里的“太老”可能指的是时间的长久或者修行的高深,而“钻龟”是古代占卜的一种方式,通过龟甲的裂纹(爻)来预测吉凶。诗人说洞山和尚的智慧如同老龟般深沉,寻常的占卜方法难以揣测其深奥的领悟。
"有物先天非相貌",强调真正的佛法不在于外在的形态或相貌,而是内在的觉悟和超越世俗的标准。
"岂干动用色相交",进一步指出修行者不应被外在的色相(即物质世界和人的形象)所迷惑,而应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与万物的本性(动用)保持清净无染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洞山和尚的形象,传达出禅宗对内在修行和超越外相的重视,体现了佛家的智慧和修行境界。
閒居寡欢豫,枉驾忻周旋。
清言迈修夜,朱火销馀烟。
嘉会良不易,郁抱罄所宣。
揆余徇微业,春冬屡徂迁。
著徽怍往哲,驰芳谢时贤。
眷兹企三益,挥袂增慨然。
杪秋凄且厉,郊圻旷阡眠。
振飙卷飞藿,积雾迷遐川。
契阔岁复流,瞻望情所牵。
存期尚勿夺,辅仁庶不愆。
紫芝无新曲,白驹有遗篇。
矢心遂招要,赠言比芳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