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室最高处,云收日光烜。
千里绿皋滋,神心与俱远。
静室最高处,云收日光烜。
千里绿皋滋,神心与俱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静室”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对外在自然的感悟。
首句“静室最高处”,点明了地点——一个位于高处的静室,暗示了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平静的意图。接着,“云收日光烜”,描述了云层散去后,阳光照耀大地的景象,象征着心灵的光明与开阔,同时也寓意着外界环境的平和与美好。
“千里绿皋滋”一句,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绿色田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与丰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滋养,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一句“神心与俱远”,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所见之景相融合,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天地精神相通的境界。这里的“神心”,既指心灵深处的感悟,也暗含着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理解。整句诗传达出诗人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自由与宇宙和谐统一的深刻体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笙簧乐富贵,等是老墙阴。
汲汲不知止,悠悠何处寻。
所嗟天赋薄,未报国恩深。
一梦游帝阙,九年辞禁林。
官廪尚可饱,村醪时自斟。
不嫌泥土足,懒拂尘埃簪。
穷巷春雪霁,寒檐朝日侵。
意行何所适,还欲访同襟。
城楼缥缈俯漳滨,景物依然念昔人。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
日暮短篷轻桨急,双鱼应已付溪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