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缥缈俯漳滨,景物依然念昔人。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
日暮短篷轻桨急,双鱼应已付溪宾。
城楼缥缈俯漳滨,景物依然念昔人。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
日暮短篷轻桨急,双鱼应已付溪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城楼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感受。首句“城楼缥缈俯漳滨”,以“缥缈”二字形容城楼的高耸与虚幻感,俯瞰漳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景物依然念昔人”,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起来,增添了诗的深度。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这两句通过动态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天气的变化与生机的勃发。西山云雾缭绕,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景;南浦的水面泛起波纹,仿佛鱼鳞在跳跃,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活力与和谐。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进一步赞美了四周环境的美好,无论何时何地都充满生机与温暖,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日暮短篷轻桨急,双鱼应已付溪宾。”描绘了日落时分,诗人乘船归家的情景,与开头形成呼应,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同时,通过“双鱼”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琐事的轻松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河沙古寺临江干,山如蜿蜒翠龙蟠。
入门双石踞虎豹,排云万竹森琅玕。
山中有景开屏面,路入西崖羊角转。
一湖横陈白于银,一溪西来净如练。
僧言此处好结亭,孔方绝交呼不应。
竹阴深中即亭子,风月为户云为棂。
寄赀录事今岂少,不日诛茅坐林杪。
饭馀曳杖一登临,看尽青天没飞鸟。
晚天落日浮湖光,渔舟相连鸿雁行。
浩歌横笛互相答,底处更欲求潇湘。
荷山对面不盈咫,门前吾家锦江水。
何时亭子高崔嵬,年年钓蓑为此来。
聘君今已矣,月入少微星。
又失宗盟长,空悲族谱亭。
生刍嗟莫致,歌薤若为听。
只喜阴功在,三槐已绿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