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银涛,泻不尽、心头热血。
想当年、山头擂鼓,是何事业。
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
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望北固,秋烟碧。
指浮玉,秋阳赤。把蓬窗倚遍,唾壶击缺。
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
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滚滚银涛,泻不尽、心头热血。
想当年、山头擂鼓,是何事业。
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
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望北固,秋烟碧。
指浮玉,秋阳赤。把蓬窗倚遍,唾壶击缺。
游子征衫搀泪雨,高堂短鬓飞霜雪。
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
这首《满江红·渡扬子江感成》是清代词人沈善宝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渡过扬子江时的感慨。开篇以“滚滚银涛”象征江水奔腾,犹如心头热血难以平息,唤起对往昔峥嵘岁月的记忆,山头擂鼓的豪情壮志被赋予生动画面。
“肘后难悬苏季印,囊中剩有文通笔”暗喻自己虽有才学,但如今却难以施展,只能怀揣着苏秦的印信和文通的笔,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接下来,“数古来、巾帼几英雄,愁难说”表达了对历史上巾帼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无奈与愁绪。
下片转向眼前景色,“望北固,秋烟碧。指浮玉,秋阳赤”描绘了秋天的江景,借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凉。倚蓬窗、击唾壶的动作,寓示着作者内心的激荡与愤懑。游子的衣衫沾满泪水,家中亲人则白发如霜,对比强烈,揭示出家国之痛和个人命运的苍凉。
最后,词人以“问苍苍、生我欲何为,空磨折”直抒胸臆,质问苍天为何让自己承受如此磨难,表达了深深的困惑和不甘。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激昂,展现了作者在历史洪流和个人命运之间的挣扎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