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贴轻阴,趁午风,斜斜整整飏去。
掩映蛤窗晴,浑无定、挨著半边柔橹。
才平又侧,几番低浸杨花渡。绿波如缕。
尽藻纲莼丝,兜他不住。
遮来一剪江痕,又带著斜阳,添长几许。
迢递隔樽前,清阴小、落在落红流处。
情浮性薄,蘸烟铺水轻轻度。女儿秋浦。
怕一片低迷,压醒鸥鹭。
水面贴轻阴,趁午风,斜斜整整飏去。
掩映蛤窗晴,浑无定、挨著半边柔橹。
才平又侧,几番低浸杨花渡。绿波如缕。
尽藻纲莼丝,兜他不住。
遮来一剪江痕,又带著斜阳,添长几许。
迢递隔樽前,清阴小、落在落红流处。
情浮性薄,蘸烟铺水轻轻度。女儿秋浦。
怕一片低迷,压醒鸥鹭。
这首《南浦·咏帆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帆影在水面飘荡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帆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
首先,“水面贴轻阴,趁午风,斜斜整整飏去。”开篇即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帆影随风飘动的动态美,轻阴与午风为帆影的起舞提供了舞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接着,“掩映蛤窗晴,浑无定、挨著半边柔橹。”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帆影与蛤窗(可能是指岸边的景物)相互掩映,表现了帆影在晴朗天气中的灵动与不确定性,仿佛它随时可能与岸边的柔橹相遇,增添了画面的趣味性和动态感。
“才平又侧,几番低浸杨花渡。”帆影在水中时而平静,时而倾斜,如同在杨花渡口低沉地浸入水面,这种反复的动态变化,不仅展现了帆影的多变,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
“绿波如缕。尽藻纲莼丝,兜他不住。”绿波细如丝线,藻类与莼菜的丝状物似乎也无法将帆影完全包围,这既是对帆影轻盈飘逸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遮来一剪江痕,又带著斜阳,添长几许。”帆影在江面上留下的一道剪影,随着夕阳的余晖,似乎让江面更显辽阔,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迢递隔樽前,清阴小、落在落红流处。”帆影与远处的酒樽相隔,清幽的树荫洒落在落花流动之处,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帆影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也隐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情浮性薄,蘸烟铺水轻轻度。”情感如同轻烟般飘浮,性情则显得淡薄,帆影在水面轻轻滑过,仿佛是情感与自然的交融,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之美。
“女儿秋浦。怕一片低迷,压醒鸥鹭。”结尾以“女儿”比喻帆影,秋浦则暗示了地点,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柔与静谧,担心这片刻的宁静会被打破,仿佛是对自然和谐状态的珍惜与保护。
整体而言,《南浦·咏帆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帆影在自然环境中的美丽与动态,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美好愿景。
春风塞草青,胡儿区脱静。
秋风塞草黄,胡骑角弓劲。
秦人驱丁夫,筑城备强胡。
城成有亏日,胡来无已时。
哀笳中夜起,战马竖双耳。
苍茫沙上月,幽咽陇头水。
征人悲故乡,闺人守空房。
安得霍嫖姚,饮马瀚海旁。
曹瞒忍杀杨德祖,不敢复害祢正平。
区区黄祖雀鼠辈,乃以嬉笑生五兵。
才虽可爱亦可忌,人间险过羊肠路。
不锄骄气祸之媒,祖也不仁衡未智。
黄鹤楼前江水平,鹦鹉洲边春草青。
凭君酹酒吊孤冢,古来贤哲非贪生。
处士一死泰山重,文举一死鸿毛轻。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翻芸简寻遗芳。
閒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