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
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常在永禅师。
空山泉落松窗静,闲地草生春日迟。
白发渐多身未退,依依常在永禅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空山泉落松窗静"一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让人仿佛可以听到那清脆的泉水声和风过松间的声音,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之静谧。"闲地草生春日迟"则透露出时间在这宁静环境中的流逝,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即便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也不例外。这里的"迟"字,用以形容春日的悠长,让人感到时间似乎变得缓慢,给人一种放松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感觉。
诗人的自述"白发渐多身未退",表明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生活方式,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初衷。最后一句"依依常在永禅师","依依"形容诗人对那位名叫永禅师之人的思念之深切,而这位禅师或许早已不在,但在诗人心中,他的精神和教诲始终如影随形。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佛学、禅宗文化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个老者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追求的独特感悟。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于人孰重轻。
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
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
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莸境界要分明。
英雄老矣,对江山、莫遣泪珠成斛。
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
凤去台空,鹭飞洲冷,几度斜阳木。
欲书往事,南山应恨无竹。
宁是商女当年,后来腔调,拍手铜鞮曲。
偃蹇老松虽拗□,犹□一枰残局。
乌巷垂杨,雀桥野草,今为谁家绿。
赏心何处,浩歌归卧梅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