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有清气,随云来竹房。
间阶落山翠,破壁透江光。
僧雅逢迎拙,林深鸟雀狂。
自然尘不染,何必礼空王。
此地有清气,随云来竹房。
间阶落山翠,破壁透江光。
僧雅逢迎拙,林深鸟雀狂。
自然尘不染,何必礼空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如松庵的所见所感。首句“此地有清气”,点出了环境的清新高洁,接下来“随云来竹房”进一步渲染出竹林小屋的幽静与仙气。诗人漫步其中,看到“间阶落山翠”,阶梯两旁绿意盎然,山色斑驳,而“破壁透江光”则展示了窗外江景的明亮,透过残破的墙壁,江水的光影洒入室内。
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遇见了“僧雅逢迎拙”,这里的“拙”字表达了僧人质朴无华的态度,与庵中的宁静氛围相得益彰。同时,“林深鸟雀狂”描绘了鸟儿在茂密树林中自由自在的鸣叫,增添了生机与野趣。最后,诗人感慨“自然尘不染”,感叹大自然的纯净,认为无需刻意追求超脱,身处其中已能感受到内心的清净,因此“何必礼空王”流露出对世俗礼法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和质朴的人情为背景,传达出诗人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
九月月方朔,南极应长庚。
曙色朝烟初展,车骑满郊坰。
已过凤池佳节,未是龙山高宴,来往甚逢迎。
蒋径有双仲,华祝拟耆英。把黄花,歌白石,舞青萍。
唾壶休击,须知铜柱接蓬瀛。
上马试君霹雳,下马看君露布,早岁已成名。
未遂伏波志,矍铄自骞腾。
君家称寿。海内文章走。夸盛事,纷人口。
颇闻黄发媪,早作青灯妇。
冰雪里,藐孤涕泪曾相守。剃剪陶家久。
台筑怀清旧。兼两事,须推母。
春晖君解报,善颂吾何有。
唯愿取,新安江水成春酒。
当年放浪苏台下,长从故人诗酒。
茧帖飞花,鹍弦度曲,思绕阊门杨柳。星霜易久。
怅十载分携,几番回首。
沧海尘昏,屋梁落月尚依旧。
山林何处寄傲,不如人意事,长是八九。
有客传书,多君玩世,况是不忘衰朽。明朝见后。
纵少壮难追,好坏还有。醉墨淋漓,浩歌开笑口。
深窗暮洒梨花雨,随风乱零如霰。
寒食初过,连阴未解,黄昏酒阑人倦。春灯谩剪。
怪浓润沾衣,浅寒迎面。
芳事蹉跎,强将花谱自舒卷。
天涯芳草渐满,蹋青晴路阻,阑槛凭遍。
燕隔重门,舟迷晚渡,应是不胜清怨。欢游未展。
纵不奈凄迷,懒寻消遣。只怕晴时,落红千万点。
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