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一段江南绿。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作《贺新郎·其二》是邵亨贞对王德琏水村画卷的题词,以江南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一段江南绿"开篇,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江南画卷,沙鸥点点,辋川如画,展现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写出了乡村的烟火气息和山水的曲折之美。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隐居者,"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通过描绘隐士的风姿,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挥白羽,跨黄犊",形象地刻画了隐士的田园生活,悠然自得。"高情远继巢由躅",引用巢父、许由的典故,表达对隐逸高洁情怀的敬仰。"向沧浪、濯缨垂钓",借屈原《渔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再次强调隐居的清静与远离尘世的意蕴。"算独有、渔舟来熟",暗示只有知音才能理解这种隐逸的乐趣。最后,诗人期待与友人一同载酒游湖,欣赏桃花盛开的美景,"趁桃花、浪暖相追逐",寻找并体验那种淳朴的风俗和胜景。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江南水村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
闻名渴见面,未合长相思。
纷纷数来人,谁契此心期。
识公恨不早,委刺方嫌迟。
正欲我辈人,共此一段奇。
良贾虽深藏,有宝人得知。
袍褐既怀玉,脱囊可无锥。
聊将一缕麻,换此五色丝。
曲意相假借,仁衷恕嘲嗤。
子怀谅已伸,我惭亦自贻。
此道久凋丧,相从当在兹。
丰草茂林皆绿野,不论韦弁与貂蝉。
但能真得个中趣,何必功名如昔贤。
九日上梅山,愁心卒未安。
人情皆向菊,天意独摧兰。
管女不及嫁,莱衣空自寒。
牛山多感慨,把酒泪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