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我来偶作冶城楼。
春秋将绝书刘子,汉史虽终述武侯。
旧国不知遗烈在,我来偶作冶城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度所作的《冶城楼(其二)》。诗中,诗人通过对春秋时期刘子和汉代武侯的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绩的怀念和感慨。"春秋将绝书刘子"暗指刘子产在春秋末期的政治智慧,而"汉史虽终述武侯"则提及了诸葛亮在汉末三国时期的卓越才能。接着,诗人指出过去的英雄事迹并未被遗忘,自己登临冶城楼,仿佛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遗烈犹在。整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
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
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
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
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昔与江翁别,酣歌国门道。
黄花落酒樽,白发藉霜草。
本谓此行远,定知此乐难。
岂意二三子,复为今夕欢。
主人文章伯,谈道辄忘倦。
每至绝倒处,恨不使君见。
鸟迹上古书,龙头冢中器。
其人骨已朽,感此相与醉。
呼问西飞云,游子何当返。
寒风吟枯梧,岁月益已晚。
吾闻太华峰,乃有神仙居。
莫逐秦时人,独结山中庐。
昨夜秋风颠彻晓,沙洲萧瑟鸣枯蓼。
羁人荒馆夜初长,泼天月色当楼皎。
老夫思归又怀禄,去住似被饥寒绕。
羡君一语不相投,掉臂长涂疾于鸟。
相知贫士老当遂,医识死人危不夭。
伯牙子期行可遇,扬子侯芭事更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