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何人更倚楼,楼空人去两悠悠。
此间可许胡床据,有曲曾从大内偷。
夜色空庭真似水,天涯落月尚如钩。
梅花莫诉当年恨,迁客西来有李侯。
惆怅何人更倚楼,楼空人去两悠悠。
此间可许胡床据,有曲曾从大内偷。
夜色空庭真似水,天涯落月尚如钩。
梅花莫诉当年恨,迁客西来有李侯。
这首诗名为《秋笛》,作者是清代诗人郑用锡。诗中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回忆宫廷旧事,展现了深深的愁绪。首句“惆怅何人更倚楼”以问句起笔,流露出无人分享的孤寂;“楼空人去两悠悠”则强调了空间的空旷与时间的漫长。接下来,“此间可许胡床据”暗示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而“有曲曾从大内偷”则透露出宫廷生活的痕迹,增添了历史感。
“夜色空庭真似水,天涯落月尚如钩”两句运用比喻,将空庭比作水面,月形比作弯钩,营造出凄清的秋夜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最后,“梅花莫诉当年恨,迁客西来有李侯”借梅花不言愁的姿态,表达自己虽为迁客但仍怀有希望,期待像李侯那样的故人能带来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夜景色为背景,融入个人身世之感,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去的追忆。
平生慕幽旷,雅怀避烦嚣。
林园苟成趣,亦足供逍遥。
况兹出东郭,云物如相招。
群山秀袅娜,一峰特岧峣。
开筵坐琳宇,浩歌淩紫霄。
朋情藉轩豁,客思翻飘飖。
眷言泛莲沼,复尔移兰桡。
窈窕遵玄浦,逶迤渡七桥。
菰蒲水清浅,石竹风萧条。
槐阴宿鸟下,藻动潜鳞跳。
何缘对淑景,且幸联高标。
因探历城胜,并采康衢谣。
西山久思往,经春复逾秋。
回看岸傍树,尚系烟中舟。
日月倏飞腾,不异川波流。
至今远游兴,浩然殊未休。
东风江上来,沄沄水生洲。
便欲引双屩,飞行紫岩头。
如何苦蹉跎,徒睇云路修。
谷鸟在林杪,鸣声亦相求。
今君展清宴,胡不邀同游。
开馆集群彦,翩翩文采优。
相逢尚难得,况兹旬日留。
欢然对樽俎,情意两绸缪。
嗟彼丘壑赏,岂顾茅茨幽。
愁来发清咏,独倚城南楼。
名藩跨炎服,崇阜极幽爽。
亭台纳元气,磅礴俯深广。
我来属初霁,心与孤云往。
萧飒海树秋,如闻暮潮响。
摩挲石阑古,挥霍霄汉上。
大有本虚空,河山一溟涨。
凄凉乘槎意,迢递紫霞想。
浊世谁复然,临风默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