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宫门对万峰罗,精舍三间也足多。
谁道金秋气萧飒,白云红叶错青螺。
梵宫门对万峰罗,精舍三间也足多。
谁道金秋气萧飒,白云红叶错青螺。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秋日山寺景象。首句“梵宫门对万峰罗”,以“万峰罗”形象地展现了群山环绕的壮丽景色,与“梵宫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寺庙的静谧与神圣。次句“精舍三间也足多”,虽言“三间”之小,却强调了其在诗人眼中的足够与珍贵,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后两句“谁道金秋气萧飒,白云红叶错青螺”,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氛围。金秋时节,本应是万物凋零、气息萧瑟之时,但诗人却以“白云红叶错青螺”的生动画面,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这里的“错青螺”不仅描绘了山色的层次感,更寓意着禅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展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宝镜凝霜,玉蓖斗月,见时曾未梳头。
画帘垂地,风自荡银钩。
壁影暗描妩媚,开心处,不肯回眸。
真无奈,生疏特甚,偏为落花愁。红楼。
终日倚,嗔他燕子,细语绸缪。
想情如中酒,那付东流。
看把绣床整顿,才一会、又拨箜篌。
谁知道,等闲春老,误了少年游。
刍尼晓咶。喜好音传到,泥金三捷。
奈是隔墙春色,细雨杏花人自折。
揽镜含矉,挑灯匀泪,似梦如尘最凄切。
逐客天涯,愁人楼上,两地共呜咽。
逢人强解眉头结。试轻罗小扇,佯遮双蝶。
梁燕金堂污泥黦。妒煞呢喃,两两于飞,向人痴绝。
雨柳腰纤,露桃肌瘦,此恨向谁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