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慵思睡。可怜一日长如岁。转转无聊。
蹙损蛾眉瘦损腰。三生缘浅。凤台不遇吹箫伴。
写恨盈篇。几度追思李易安。
病慵思睡。可怜一日长如岁。转转无聊。
蹙损蛾眉瘦损腰。三生缘浅。凤台不遇吹箫伴。
写恨盈篇。几度追思李易安。
这首《减字木兰花·病中》由清代诗人张学象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病中人的孤独与思念。
“病慵思睡”,开篇即点明主人公因病而慵懒,渴望沉入梦乡以逃避现实的痛苦。“可怜一日长如岁”,将一日比作一年,形象地表达了病中人对时间的漫长感知,以及内心的孤寂与煎熬。
“转转无聊”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聊与空虚感,主人公在病痛中无所事事,思绪纷乱,无处寄托。“蹙损蛾眉瘦损腰”,运用比喻手法,生动描绘了病痛对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摧残,眉蹙腰瘦,形象地展现了病中人的憔悴状态。
“三生缘浅”一句,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暗示了主人公与某些美好事物或理想伴侣之间的缘分未深,未能如愿相逢。“凤台不遇吹箫伴”,借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伴侣或美好时光的渴望,却未能如愿以偿。“写恨盈篇”,说明主人公将满腔的愁绪与遗憾倾注于笔端,通过文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几度追思李易安”,结尾处借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之名,表达了对古代才女的向往与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哀叹。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病中人的孤独、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青春果作堂堂去,啼鸟唤春春不住。
明珠万颗玉为钱,欲买风光嗟已莫。
蓬山地冷花木稀,祗有寒梅已先雨。
谁遣虬枝上高架,稍觉云阴覆行路。
雨馀景物犹未佳,叶底精神不多露。
鼻观疑闻班马香,姿比何郎更风度。
平生惜春如惜别,老眼待花如待哺。
幽亭相对止三人,草草杯盘为花具。
蜀山高岩岩,英物世非少。
青藜卯金子,高步绝云杪。
思苦鸣辄悲,词深谊难晓。
知音有古人,纸上自倾倒。
我昔贤关游,相逢粲衣表。
东归拜言赠,箧笥至今好。
重来已鬼录,魂魄蜀天渺。
蓬山访高躅,空舍不停绕。
定寻穷孟郊,相酬类双鸟。
莫作人间来,世路转难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