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嘶蝉秋已半。昼长人静香清。
栏花难记旧时名。蕉心分绿影,桐叶送秋声。
独坐焚香空悄悄,远山一带初晴。
晚凉池馆乱蛙鸣。望中垂柳断,水上暮云生。
高树嘶蝉秋已半。昼长人静香清。
栏花难记旧时名。蕉心分绿影,桐叶送秋声。
独坐焚香空悄悄,远山一带初晴。
晚凉池馆乱蛙鸣。望中垂柳断,水上暮云生。
这首《临江仙》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高树上蝉鸣的景象,暗示着秋天的到来。"高树嘶蝉秋已半",蝉鸣声在高大的树木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昼长人静香清",白天悠长,周围一片寂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栏花难记旧时名"和"蕉心分绿影,桐叶送秋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栏杆旁的花朵虽美,却难以唤起对过往的记忆;而芭蕉叶上的绿影与梧桐叶落下的秋声,共同构成了秋天特有的音画。
"独坐焚香空悄悄",诗人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那里,点燃香炉,四周显得格外寂静。"远山一带初晴",远处的山脉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希望。
最后,"晚凉池馆乱蛙鸣",傍晚时分,池塘边传来阵阵蛙鸣,打破了宁静,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望中垂柳断,水上暮云生",诗人眺望远方,垂柳似乎被断开,而水面上则浮现出一片片暮云,景象既壮阔又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临江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日月靡閒暇,四序更运之。
斯人务作业,矧敢怠遑时。
负耒适西畴,恒患耕作迟。
仲春时雨至,群物具含姿。
牛食青涧阿,鸟鸣芳树枝。
兴言播嘉谷,夙夜将耘耔。
岂不怀逸居,亦念寒与饥。
但使秋税毕,聊乐及我私。
羲农虽已远,沮溺不吾欺。
努力顺天命,素餐非所知。
中原七郡地,气厚风还淳。
天分涧瀍水,路入河洛春。
圣贤所经营,绳准相均平。
六合昔有隔,一观恨无因。
怀哉此盛区,理者皆先民。
曾经龙虎啖,重为狼羊贫。
大若斡元化,细物涵深仁。
一士行其间,鞍马犹逡巡。
解带思古道,题诗清路尘。
望迷黄河北,欲度正怆神。
遗黎当道隅,涕说青城滨。
青城不可说,回首伤天津。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
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
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
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
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
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