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
凭栏避微雨,挈笠遇归僧。
残日明楼角,屯云拥塔层。
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
冷翠千竿玉,浮岚万幅屏。
凭栏避微雨,挈笠遇归僧。
残日明楼角,屯云拥塔层。
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白塔院中的所见所感。"冷翠千竿玉"形象地刻画出翠竹的清冷高洁,犹如千根碧玉矗立;"浮岚万幅屏"则以轻烟如画的山岚比喻为巨大的屏风,展现出自然景色的深远与壮丽。诗人"凭栏避微雨"的动作,流露出对雨中漫步的闲适心情,而"挈笠遇归僧"则增添了禅意,暗示着偶遇的僧人与宁静的氛围相得益彰。
"残日明楼角"描绘夕阳余晖洒在楼阁一角,增添了一抹暖色,与前文的冷翠形成对比;"屯云拥塔层"则描绘层层乌云环绕着塔身,预示着风雨欲来的气氛。最后,"溪山属闲客,随意倚枯藤"表达了诗人将山水美景视为自己的领地,自在地倚靠在枯藤上,享受这份属于闲适之人的宁静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白塔院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超然,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