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遣樊中累,常多物外游。
看君携绿绮,访我到沧洲。
月色和烟映,泉声作雨流。
吾庐山水际,是处可淹留。
自遣樊中累,常多物外游。
看君携绿绮,访我到沧洲。
月色和烟映,泉声作雨流。
吾庐山水际,是处可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魏松轩在山水间悠游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友情之深。首句“自遣樊中累,常多物外游”表达了诗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常常在自然之中寻找精神的寄托。接着,“看君携绿绮,访我到沧洲”描绘了友人携琴来访,两人在山水之间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绿绮代表了琴,沧洲则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地,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美的共同欣赏。
“月色和烟映,泉声作雨流”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幽,月光与烟雾交织,泉水潺潺如细雨倾泻,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吾庐山水际,是处可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喜爱与留恋,认为这里无论是何处都值得停留,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水间的自在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心灵的契合。
烽火连天明社屋,国亡家破仇谁复。
忽闻美人亦被收,多情转效秦廷哭。
恸哭上书为请兵,数行血泪啼鹃声。
素练系肩衣如雪,负弩前驱玉关行。
关内蚁贼二十万,横海列阵来酣战。
狂风飞瓦尘蔽天,咫尺敌人不相见。
我师先作壁上观,两军迸出刀光寒。
觱篥声催阵云黑,鹳鹅队舞夕阳残。
忽讶神兵来天上,长弓大剑辽东将。
马上健儿齐丧胆,纷纷遁走觊歌唱。
只缘红粉定燕京,箫鼓重逢倍有情。
怪底将军多反覆,君亲恩不及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