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籍尽焚秦室乱,孙吴有禁本朝危。
圣贤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经籍尽焚秦室乱,孙吴有禁本朝危。
圣贤文字初何罪,群小盈庭事可悲。
这首诗反映了历史上的秦朝焚书事件和北宋靖康之变,通过对比两个时期的社会动荡,表达了对圣贤智慧被无知和暴政所摧残的深深忧虑。首句"经籍尽焚秦室乱",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残酷景象,暗示了知识与权力滥用之间的冲突。次句"孙吴有禁本朝危",则借孙吴时期的典故,指出北宋朝廷对于军事的忽视导致了靖康之祸的来临,国家面临危机。
"圣贤文字初何罪",诗人质问那些焚烧经书的暴行,圣贤的教诲究竟有何罪过,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道德教化的尊重。"群小盈庭事可悲",则揭示了当权者被小人包围,导致决策失误的悲哀现实。
整首诗以历史为镜,寓言深刻,警示后人要吸取教训,重视教育与人才,以防类似悲剧重演。姜特立作为宋代文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其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黄须康兄酒泉客,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谁家畚插筑高台。
人定朱门尚未开,初星粲粲照人回。
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