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盘空迹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暂憩已知须用意,渐来争忍不回头。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
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
下盘空迹上云浮,偶逐僧行步步愁。
暂憩已知须用意,渐来争忍不回头。
烟中树老重江晚,铎外风轻四境秋。
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景。开篇“下盘空迹上云浮”一句,即刻画出诗人所站之地之高,视线之远,可与天空相接的意境。“偶逐僧行步步愁”则透露出诗人在登临过程中的心绪,既有随行者的孤独感,也有对景物的沉思。
“暂憩已知须用意”表明诗人在小憩后,即须集中精力观察周遭,而“渐来争忍不回头”则显示出诗人面对美好景色时,内心的挣扎和留恋。这里的“争忍”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纠葛。
下片“烟中树老重江晚”一句,通过烟霭中的古树和河流的宁静晚景,渲染出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意境。“铎外风轻四境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在秋天的宁静与肃穆。
最后“懒指台城更东望,鹊飞龙斗尽荒丘”两句,诗人不仅以手指代替了心中的向往,而且将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鹊飞、龙斗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祥瑞之物,此处用来形容景色之奇特和壮观,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高远、超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情感。
怪底临江有竹篱,便将江水当为池。
心随鸥鸟沈浮去,眼看风波起灭时。
我有碇斋新作记,人传画舫旧题诗。
君恩几许生归北,与我閒人把钓丝。
雨过花开一郡忙,紫微山影照湖光。
东风不费舟船力,暖日能添罗绮香。
已拚今朝须尽醉,预愁明日又辞乡。
饱闻冯翊无花草,唯有城头至乐堂。